易帜时代:中国零售业三大怪象

发布时间:
     中国的零售业正迅速奔入一个“城头变换大王旗的时代”。

  先是浙江第一的华商易帜联华,接着是大肆铺陈的乐购改投TESCO,然后是打着洋招牌的民营企业普尔斯玛特真正改成洋店百安居,再后是称雄华北的东方家园与全球第一的Home Depot(家得宝)秋波频传……现在,东北第一的大商也终于成了上海百联的子公司。虽然第一步还没有控股,但是百联集团以7.2亿元代价,怎可能是只图个“战略上的协同发展”?

  这还只是排得上名、业绩居前的大超市大百货企业,那些擦亮眼睛寻资金的中小型超市就更多了,光广东省目前就有10多家连锁超市因资金链断裂而嗷嗷待卖。“没想到这么快,去年还在高歌猛进,今年就希望有人来收购自己,这种现象令人担心。”零售业专家、上海商学院连锁系主任吴建国教授唏嘘不已。

  早在2001年,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就曾有一个惊人预言:加入WTO后,中国零售业60%的市场将由3至5家世界级零售巨头控制,30%的市场由国家级零售巨头控制,剩下10%的市场零头则掌握在区域性零售企业手中。许多人曾将这个预言视为笑谈,因为彼时外资占中国零售市场总额尚不超过10%,但是猛然间,人们发现在最具竞争力的大卖场市场上,短短数年后外资已经居于绝对领先地位,达到了70%以上。

  在“2004年中国零售高峰论坛”上,有专家疾呼:“2005年国内本土零售业将全线败退!”会这样吗?不管怎样,在这个市场“动荡的时代”,一些怪现象不得不引人警惕。

  怪象一:不做零售做资产

  早在两三年前,上海零售业界出现一种抱怨,他们反对政府的强行“重组”,因为那意味着“颗粒无收”,而如果卖给外资,则“肯定出价高,可以卖个好价钱”。

  这样的心态不止蔓延在上海,中国的零售业界当时出现两大分野,一部分企业焚心似火地要大干快上趁着还没有全面放开做强做大以“应对外资”,典型代表有百联、大商、东方家园等;另一部分企业也是迅速出击抢点拿地铺摊子,但是它们最看重的并不是“网点资源”,它们思量的是建成一个占据了优良地段而不可再生的网,这样,那些已经看见和即使未见扩张步伐的国际大佬们都会主动来找它们,从而卖个好价钱。

  此后,便出现了一部分企业虽然并不懂如何做零售,但是摊子却越铺越大的情况。在两大阵营军备竞赛似的扩张中,后一部分企业甚而也会打出“应对外资”的旗帜,因为这样可以获得政策上的支持以便从银行融到更多资金和拿到更好的地段。对它们而言,“零售”成为一件多功能的外衣,包裹的是其做地产做资产的真实用心。

  吴建国认为,这部分企业相对典型的代表有两类,一类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台资超市,它们大多是做工业而非零售业出身,这些超市有很多成为中国市场上特殊的一群:既获得了外资的特殊待遇又得享了内资的一些优惠,而它们的发展侧重于资产运作,其对于零售业的专注性并不强,因而也最易成为外资并购的对象,甚而有的台资企业的资本原本就来自欧美。

  另一类则是分布于国内各大城市而数量不少的地区性企业。它们也有着做零售的冲动,但这并非它们所擅长,其真正所想的还是利用政策和资源拿到那些商家们都看好的网点资源,只要坚持到一定时候,就可以整体出售给别人获利。

  不过现在看来,不管是上面哪一类,都似乎不愿或没有能力再坚持下去,它们似乎突然变得有些急不可耐。

  怪象二:资金断裂争相贱卖

  有人说:“谈购并合作,就像谈恋爱,还得搭搭架子,否则如何卖个好价钱?”但让一些专家看不懂的是,现在许多企业突然变得迫不及待,唯恐自己卖不出去。

  典型的例子除了闹得轰轰烈烈的普尔斯玛特、诺马特,还有大商,其自视甚高的董事局主席牛钢可以当着那么多内外企业的面盛情邀请沃尔玛和百联来投资,可见其“诚意”,也更见其急切程度。

  普马和诺马特的背后是民营企业诺衡。遭遇供应商挤兑的诺衡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资金链难以为继,它的苦恼是在这样一个被动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找到那个好婆家,既解了燃眉又能按计划让前几年的苦心孤诣获得高额回报。现在看来难了,百安居只以不到695万英镑(约合1.1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要了它华中的五个店面,它还得为其它30多家店头疼。

  大商就不承认自己是资金链紧张了,牛钢更是忌讳说“卖”,但大商在抛出引资意向之初,可是明说了希望有外资参与的。而此次与百联重组,表面上看是大家一起投资组建一个新公司,大商股份的股权好像没变化,但明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