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记者的电话之前,章含还不知道普尔斯马特已经悄悄地关门歇业了。作为它的铁杆会员,章含惊愕地反问:"我的卡怎么办?"如同这个寒冷冬天飘零的落叶,普尔斯马特悄然地关闭大门,除了它的会员和供货商感到意外,许多人甚至不知普尔斯马特究竟为何物?如果不是"选择"了在中国零售业彻底对外资开放这么个特殊的"死亡"日子,恐怕普尔斯马特就是在业内也激不起一层波浪。但是,犹如一道寒光从中国零售业面前闪过,普尔斯马特的死亡因此被赋予了某种悲壮的色彩!2004年12月11日,中国的零售业正式全面对外资开放。不管愿意不愿意,中国零售企业都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去生存、发展、图强,如若继续急功近利,盲目前行,只会加速自身衰败而落得出局走人的下场。借采访普尔斯马特之际,我们走访了业内的专家、管理者以及商业企业,此文也算是为中国零售企业开出的另一剂"药方"。至于疗效如何,"服后"才有说服力。2005年,中国的零售业到底是"雄鸡一唱天下白",还是从此将过上"鸡犬不宁"的日子?中国零售业能否突破重围傲立于世界?你准备好了吗!
有关专家称,普马之死不是外资零售企业神话的破灭,而是中国零售业对市场把握欠缺的败笔。败笔何在?一位专家一语中的:"主要是许多商业零售企业没有建立一套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泱泱大国,更是没有一套现行的商业零售业质量管理体系来规范和保障。"一位业内人士也形象地比喻道,"中国的零售业连自己的'脉'都把不准"。两个月前,商务部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共同推出的《超市食品安全现状调查报告(2004)》显示,我国超市食品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而这方面法规的缺失,使得超市食品安全监管形同虚设。长期从事零售业研究的联美产业咨询公司分析师杨成光认为,超市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主要体现在超市之间压价导致食品安全质量下降,缺乏对加盟店自行采购食品的质量管制,供应商向超市直送食品的质量监控存在缺陷等方面。一个尴尬的事实,一种尴尬的境地:价格与质量,此时两难全?曾经在家乐福、华联、万佳等多家大型零售企业工作过的戴先生说,目前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单单依靠零售企业的内部控制来保障食品安全是很困难的,从企业自身来看也缺乏动力,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保障食品安全,而我国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规范的体系来监管食品安全,原有的国家标准陈旧、老化,急需及早修改、形成新的统一的标准。据专家介绍,大多数超市是通过设立质检部门,通过自己把关、供货商把关、超市抽查3种方法保障食品安全,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超市和供货商的自觉性,超市就算是监督也只是监督自营商品。戴先生说,"有相当一部分连锁超市在食品安全上投入不足,主要靠人工监督。这对一般的货品还可以,但是对生鲜产品就远远不够了。食品采购和生鲜产品管理是零售业经营的两大难点,也是食品安全事故的'高发地带'"。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92%的超市将质量管理部门设在采购或运营部门。出于部门利益的考虑,这些部门必然会限制质量管理部门职权的行使,部分采购人员为了获得供货商的回扣,置产品质量于不顾,而质管部门却束手无策。有关资料显示,投诉和曝光多的超市,多集中在质量管理部门从属于其他管理部门的连锁超市。戴先生说,大多数零售业的质量管理部门完全是被架空的。据透露,许多超市因为竞争激烈而上马生鲜产品,但实际情况很可能是负债经营。至于解决亏损的办法,则是将不够新鲜,但是未过保质期的食品做成熟食销售。部分管理不规范、缺乏质量控制的超市更是通过更换供货商或选择报价较低的产品采购实现成本控制,这样食品的质量就更难保证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一位人士说,一套完善的质量监控系统,将占到整个超市的运营成本的10%左右,对于竞争激烈、利润并不丰厚的超市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