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位生存:血拼不可避免
记者来到市郊结合部一家大卖场。据介绍,它刚开张了一个多月。
正是上午10点多,购物中心的广场上坐着悠闲的人们。大卖场正门上方,则是醒目的促销大标语“买贵退六倍差价”。
走进卖场,在通往二楼的电梯旁,记者终于见到了早有所闻的“超级比一比”展板。展板上列出的,是卖场内的20种商品价格,同时还将它们与“邻近×××超市”进行了一一对照,便宜幅度从“1%”到“34%”不等。如一种包装的奶油馒头,此处售价为1.9元,而“邻近×××超市”售价为2.9元,此处便宜了34%;而一种保鲜袋此处售价2.9元,对方售价却为4.2元,又便宜了31%。展板下方还专门放置了两辆购物车,里面展示的是从上述两家卖场买来的商品,据说二者总价相差了101元。有关人士介绍,这一策略正是量贩业内最激烈的竞争手段之一。
卖场内的人并不多,好几处收银台都只开了小部分。购物中心在价格上大做文章,“降价”字样随处可见。大多商品的价牌上,都标着原价和售价两项,二者对比往往让人心动。许多“仅售一元”的商品也特别引人注目。一位老大爷一边推着购物车,一边拿着促销海报对货架上的商品进行仔细“研究”。乳品柜前,两位中年妇女刚结束了讨论:“这种酸奶不便宜。走,到家乐福去买。”
从大卖场偏门出来,正好是免费班车候车处。若干辆红色巴士正在广场上候客,车身上关于大卖场的广告十分炫目。时间到了,有的班车载着两三人就出发了。广场边张贴着一张班车时刻表,共有7条线路,每条线路都约有一二十个班次,途经十多个住宅小区,有的班车间隔时间甚至只有10分钟。
卖场外还有着三三两两的三轮车在候客,但生意都十分清淡。一位师傅告诉记者,此处大卖场刚开张时,他们的生意可红火了,一刻也不得闲,但只持续了十天左右,后来顾客就越来越少了。他说:“听人家说,这家购物中心开张之初,不远处的另一家大卖场一天营业额就少了100多万元呢。这里原本没有那家大卖场的班车,现在突然也有了。”记者来到吴中路上的另一家大卖场,那里的一位保安也告诉记者,自从附近又新开出了一家大卖场后,这里的人流少了许多,“毕竟只有一块蛋糕嘛”。
卖场间的竞争不停上演。据知情人士透露,作为该公司全力打造的样板店,新开张的那家大卖场在开业之初就做好了全面“负毛利”经营的计划。而面对同行的叫板,附近大卖场有的拟将购物时间延长到晚上11点,有的还打出“消费满58元,领取一份免费午餐”的诱人广告,吸引大批普通消费者,而新开张的那家大卖场方面则更在酝酿“免费洗车”的点子,欲争夺高端客流。
卖场自白:不得已而为之
莘庄地区更是目前上海大卖场竞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该地区,农工商、乐购、世纪联华、家乐福、吉买盛、易买得、春申购物中心等卖场贴身竞争,尤其是水清路、七莘路、疏影路、莘松路、西环路、场东路之间,竞争更为激烈。
据介绍,农工商超市大卖场(113店)位于莘庄西环路281号。据农工商900米的莘松路莘凌路口,就是世纪联华,商场面积有八九千平方米;距离农工商1.5公里的沪闵路水清路地铁莘庄站,开有“华联吉买盛”,商场面积约有一万两千平方米;农工商往东北2.6公里七莘路疏影路口有“乐购”,再往东北2公里多,又有“港澳购物中心”和新开张的“易初莲花”;距农工商5.1公里的莲花路春申路口,开有“春申购物中心”,面积约有三万多平方米;稍远的莲花路银都路口,还有“易买得购物中心”,商场面积有四万平方米。
现在,距离农工商113店1公里的原“百饰得”建材超市,已经改建成“乐购”开张了。据介绍,在改建之初,上海连锁经营协会就曾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再新建大卖场,不仅会加剧恶性竞争,还会增加该地区的交通压力。该卖场位于莘松路场东路口,莘松路经过铁路桥下面的道路为双向单车道,原本交通就十分拥堵,再开大卖场势必会导致该地区的交通更加拥堵,给该地区高档别墅区居民的进出带来极大不便,从而影响到整个社区的生活环境。
为什么各大卖场争相扎堆?农工商超市集团连锁学院周勇教授说,比如开免费班车,当各大卖场的免费班车从我们的店外开过时,我们也不得不开通班车;那些大卖场贴身竞争,用免费班车互相拉客,某种程度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对企业来说,你不开就会流失一部分顾客,为抢占市场,为企业发展,只能竞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卖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