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责任消费高峰论坛探讨“中国制造”至“中国质造”之距离

发布时间:2016-09-01

中国制造正处于厚积薄发突围升级的新阶段,政府正全面部署和促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更好满足群众消费需求升级的工作。“中国制造”距离“中国质造”有多远?近日,全球领先的检验、测试、鉴定和认证机构SGS出席由《消费者报道》举办“2016年第三届责任消费高峰论坛”,SGS农产食品服务中国区副总监王剑先生对此发表了探讨见解,与众多政府、机构、媒体质量人一炉共话“品质革命”与“消费升级”命题。

 
SGS农产食品服务中国区副总监王剑先生发表专题演讲

王剑先生指出,“中国制造”出口企业生产模式经历了自然资源初级加工,消费品贴牌生产,到如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工业品制造三个阶段的演变。这个过程中,国际采购商严格的质量要求及国际间的绿色贸易壁垒,倒逼出口企业不断升级产品质量以符合指标性要求,甚至提升管理能力以符合管理体系的要求,最终生产出畅销国际市场的优质产品。中国并不缺乏生产优质产品的能力。近几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下降,使得国际采购重点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劳动成本较低的地区,王剑先生通过与SGS客户的沟通交流得知,他们发现当地供应商的质量意识、管理能力和专业化人才都与中国厂商有较大差距,不得不将部分采购需求又重新转回中国生产商。从侧面来看,国际市场也认可“中国制造”产品的质量水平。

然而,国内并未能普遍实现产品与国际质量同步。消费者对海外发达国家产品的狂热追逐反应了产业链终端对产品质量有着强烈需求;企业通过优质实现优价,能拓宽市场空间和盈利能力;国家需要实现消费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这些因素之下,系统化地提升质量管控,变“中国制造”为“中国质造”,势在必行!对于这个本次高峰论坛及国家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王剑先生进一步给出了看法。

目前国内相对部分产品存在标准缺失的现象,一些产品即使有对应标准,但标准非常落后,指标远远没有跟上产品和产业发展,因此国内产品标准亟需完善更新,做到与国际高标准匹配。国家职能部门也需转换角色,应着重起监督管理的作用。近年来,农产食品领域已看到一些改变,立法明确了企业作为质量问题第一责任主体,而政府部门也正将部分市场抽检行为外包第三方机构执行,调动各方力量做好质量事前事中管理。

企业需要树立以质量为重的可持续发展观,加强对质量的投入,从而转化为市场广告效应,带动产品畅销和利润创收。质量管理的初级阶段,主要手段是对产品的检验和测试,即通过感官、外观、实验室数据对产品进行质量判定。这种方式表面看似直观,但实质是高成本的质量管理方式。因为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意味着这一轮成本消耗的发生,如果检测出产品不及格,原来的投入成本就成为巨大的浪费。目前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发展为管理体系的建设,关注点是供应链的过程管理,通过科学先进的质量体系,梳理企业的管理方式,再辅之以产品检测验证,来达到生产优质产品的目标。如今许多国际化的生产企业已经完成了质量体系的建设,王剑先生认为国内企业要完成质量升级也需加快这一进程。

从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贡献力量角度分析, 王剑先生首先呼吁同行自律诚信,为消费者传递社会的公信力,以此推动各行产业链的发展。 SGS 通过百年基业建设,已 成为公认的质量和诚信的基准。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风险识别等手段,协助政府、企业提升整体供应链的管理水平。同时,检测认证机构本身也应当引进先进的管理体系和检测技术,投入研发,提升效率,降低客户成本,通过创新让检测认证顺利行为走入消费终端,帮助提升消费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