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七届二次、深圳市连锁经营协会五届二次、深圳市智慧零售协会三届二次理事会、监事会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有60+会长、副会长、理事代表参会。会议由深圳市零售商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黄静主持。
协会工作汇报
周会长表示,当前零售连锁行业正经历技术革新与转型升级的双重考验,AI、物联网等技术重塑行业生态。企业需以清醒、理性的态度谋划长远发展。过去一年,协会在行业研究、会员服务、品牌建设及政策落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深化行业研究:协会发布的《2024年度深圳市零售连锁企业经营状况报告》为政企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并持续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数十个部门提交政策建议,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服务提质创新:成功举办首届“春耕”论坛,搭建全链条资源交互平台;推出AI培训课程及智慧零售实验室,助力企业低成本实现数智化转型。
打造城市名片:“深圳手信”获市领导点赞推荐;与文博会深度合作,并通过深圳旅游商品大赛等提升品牌影响力,为企业带来更多推广和赋能价值。
助力政策落地:配合政府推进家装补贴、家电以旧换新等促消费项目,秘书处全员加班加点保障政策精准惠及企业。
面对2025年消费市场变革,周会长表示:协会将坚持“交好朋友,做好生意”理念,聚焦服务质量提升,把握新技术与新消费场景机遇。他呼吁全体理事及会员企业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协会活动,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嘉宾精彩观点分享
嘉宾分享环节,深圳智慧零售协会执行会长谢永明在【新消费、新需求、新数智下的零售思考】的分享中,围绕新消费趋势下的零售业变革展开深度剖析。当前消费市场面临物质饱和、经济周期波动与国际环境收紧的多重挑战,传统低价内卷模式已触及瓶颈。中国消费者需求正从“物质满足”转向“心价比”与情感价值——年轻人愿为一场演唱会跨越千里,为宠物经济一掷千金,折射出精神消费的崛起。
银发经济与单身经济成为不可忽视的增量市场。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已达3.1亿,其高收入、高认知特性推动银发经济规模突破7万亿左右,预计2035年有望增长到30万亿;2.4亿单身群体则催生“一人食”电饭煲、小包装食品等细分需求,然而多数企业仍停留在概念讨论,缺乏战略性布局和针对性产品与服务创新的深耕。”
业态重构与科技应用正改写行业规则。传统超市便利店、百货等业态面临存续危机,电商从图文展示到直播带货的迭代印证科技对零售业发展的驱动力。AI应用的爆发将给企业带来更深层冲击:员工用AI工具将8小时工作压缩至2小时,倒逼企业重新思考效率与组织模式。部分新兴企业已尝试以AI模型重构供应链与服务链,实现“拎包入住”式轻量化数字化运营。谢永明表示:数字化仅是起点,智能化与智慧化将引发更深层变革。
面对变革,高质量发展成为唯一出路。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消费企业需紧跟科技发展、聚焦人才结构调整、依据需求变化进行不断创新。零售业的未来属于既能洞察“人”的情感价值,又能驾驭技术浪潮的破局者——唯有打破传统边界,方能在全球竞争中突围向前。
综合开发研究院主任赵圣慧为现场嘉宾带来政策解读。她认为当前国内消费市场面临多重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下居民消费意愿受制于收入预期疲软、高负债(房贷及教育支出挤压)及商品供需错配。政策层面,短期促消费以“消费券”和“两新政策”(以旧换新)为主,但长期需破解结构性矛盾:高净值人群通过跨境电商购买海外商品,反映出国内高品质供给不足;服务消费占比提升是大势所趋,医美、文旅等细分领域或成发力点。
税收改革被视为关键杠杆。个人所得税阶梯税率调整或缓解工薪阶层税负压力,消费税改革则聚焦奢侈品与特定品类,未来可能从“价内税”转向“价外税”,并探索中央与地方税收分成机制,激励消费热点地区投资联动。企业出海成为新趋势,但面临法律合规、文化差异等挑战,需通过本地化运营、社会责任履行突破低价竞争逻辑。例如医疗器械企业通过合规升级打入欧美供应链,体育用品企业借绿色生产标准进入国际市场。
政策制定者正从“撒钱式补贴”转向精准施策,强调财政资金投入效果评估。地方政府如广东已探索将促消费与产业转型结合,推动银发经济、宠物经济等新消费形态。未来消费驱动需兼顾短期刺激与长效机制,从“制造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中,科技赋能与全球化布局将是破局关键。
企业AI转型战略架构师/高维学堂AI战略合伙人曹贺鹏带来《AI驱动零售变革:业务重构与组织重生》的演讲,曹贺鹏表示:当前零售业正经历AI驱动的深度变革。从选址到供应链管理,数据与算法正重构传统业务逻辑:AI通过分析社区人口、竞品销量等多元数据,将选址决策从“经验博弈”升级为科学计算;全域营销中,AI自动生成用户画像并制定个性化策略,替代人工标签的低效操作;供应链端,实时订单数据结合外部需求变化,实现货架调整与价格优化的秒级响应。
AI对组织模式的颠覆同样显著——数字人实现24小时直播引流,智能助手分担店员沟通压力,甚至会议纪要自动关联任务管理。企业若想抓住机遇,需全员拥抱AI:创始人需自上而下推动战略转型,一线员工则通过AI工具提升效率。例如,连锁品牌借助AI分析产品结构,动态调整毛利率与销售策略,逐步从区域品牌迈向全球市场。
这场变革不仅是工具迭代,更是组织基因的重塑。未来企业将进化为“智能体生态”,每个决策背后都有AI支撑,人与智能体协同创造价值。零售业的竞争已从“经验积累”转向“数据洞察”,唯有打破传统边界、全面拥抱AI,方能在新时代突围。
香蕉攀岩创始人&CEO钱小磊从攀岩运动爆火背后的人群来判断未来的新消费场景。自2016年攀岩入选奥运会项目后,这项曾经冷门的运动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短短几年间,其客群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从早期以青少年培训为核心(占收入70%),到如今成年女性占比超55%,攀岩馆正成为都市白领的社交新据点。这种转变背后,既得益于奥运效应的推动,也离不开运营策略的创新。
“她经济”撬动商业潜力,攀岩的非对抗性特点与女性消费需求高度契合。运营方通过小红书等平台推动裂变传播:每家门店标配十余个三脚架,鼓励女性自拍分享,吸引同好者到店。品牌跨界合作更凸显商业想象力——深圳某单价200元以上的高端手机壳品牌,因客群与攀岩人群高度重合,联合推出主题活动后迅速打开市场。
目前全国每月参与攀岩者已达数十万,但行业供给仍显不足。随着更多品牌关注这一高黏性人群,攀岩正在完成从小众运动向都市生活符号的蜕变。未来,其或许不仅是奥运赛场上的竞技项目,更是城市新消费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总结:既承载“制造大国”的硬实力,更释放“消费大国”的软价值
本次理事会讨论了中国零售业在技术革新与消费升级浪潮下的双重挑战与机遇。AI驱动、银发经济、单身需求等新变量正重塑行业格局,而攀岩运动的爆火则印证了情感价值与场景创新对消费生态的颠覆力量。从政策精准施策到企业AI转型,从跨境电商突围到本土业态焕新,零售业的高质量发展需兼顾科技赋能与人文洞察。
未来,唯有打破传统边界,以开放姿态拥抱变革,方能在全球竞争中构建“新消费共同体”——既承载“制造大国”的硬实力,更释放“消费大国”的软价值,让技术创新与人性温度共同书写零售业的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