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致读者信:沃尔玛对社会的影响何在

发布时间:
    《纽约书评》4月的“春季图书专号”一般都是花花绿绿的图书广告,今年却颇有“惊奇”。翻过目录,迎面而来的竟是沃尔玛洋洋洒洒的致读者信———《沃尔玛对社会的影响何在》!考虑到《纽约书评》一向是自由派的阵地,而沃尔玛又是后者所谓“坏的资本主义”的代表,这封公开信不啻一封战书,是沃尔玛直捣黄龙、夺取话语权的尝试。

公开信首先大谈事实,以一连串数字表白沃尔玛降低了消费,使3亿美国人以更少的钱买到了更多的商品;然后自诩为员工提供了好工作和充分的晋升机会,比如,沃尔玛员工的平均工资是政府规定最低薪资的两倍;管理层人员实行内部提拔制,由业绩出众的员工晋升而来。

接着,公开信为沃尔玛对供应商的全球竞价采购制度辩护。一般说来,如此极端地追求低成本,会导致或加剧供应商非法用工、把成本转嫁到劳工身上。但公开信强调,这种情况仅是沃尔玛供应商中的极少数,大多数供应商只是扩大了规模、提高了效率。

最后,文章特别指出,沃尔玛并非“残酷剥削”的代名词,它的销售利润仅为36%,远低于壳牌石油的85%。换言之,沃尔玛的成绩都是实打实的薄利多销带来的,并为广大股票持有者带来了稳健收益,由此也有利于公共福利。公开信认为,自由派对其诸多批评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而现在是让公众摆脱偏见、看清事实的时候了。

这里要追溯一下事情的导火索。近日,沃尔玛试图进入纽约开设新店,谁知遭到种种抵制和非难。应该说,这并非孤立的事件,沃尔玛在纽约的困境或多或少投射出它在全球的尴尬———人们也许愿意接受它的低廉商品,但对它却总也瞧不顺眼。

沃尔玛近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处境就颇说明问题。一开始,很多中国消费者就非常反感沃尔玛的会员制,认为这一会员制条件苛刻,所有的规则只是对商家有利的。

而去年10月则发生另一起针对沃尔玛的事件,人们发现沃尔